TBC Staff | thebereancall.org

TBC Staff

用大磨石来取利 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太十八6)。当保罗彼得逊(Paul Petersen)(他是一名昔日的电视童星,曾参演《The Donna Reed Show》)评论琼贝奈特蓝茜(JonBenet Ramsey)被杀一事时,他问了一条重要问题︰「当你第一次从片段中看见六岁的琼贝奈特蓝茜时,你的心会否感到很沉重呢?当你明白那隐藏于其姿势背后的故事时,你会否感到心痛呢?究竟是谁教她摆出如此专业的挑逗姿势呢?难道你不会问『她参与选美有何目的』吗?……我甚至怀疑她可能根本从来没有机会过一个小女孩的生活。我常常想起她的面孔,她那天真无邪的目光,无法冲破化妆师弄在她身上的睫毛液、胭脂、头发造型和红唇。究竟这一切的背后是甚么呢?」( http://www.minorcon.org/littlegirllost.html ) 荷李活长年以来抢走了小孩子的童真,从Jackie Coogan、Judy Garland和其它童星的故事中,我们便会看见一个又一个丧失童真的悲剧。当玩具制造商向儿童销售玩具时,他们亦采用了如此缺德的方法。 保罗彼得逊问道︰「究竟是谁教她摆出如此专业的挑逗姿势呢?」美国的文化刻意容许人抢走小孩子的童年,使他们丧失如此宝贵的东西。这绝不是一夜之间促成的现象。1955年,「〔正在瑞士渡假的〕罗丝韩德勒(Ruth Handler)看见一个11.5吋长的洋娃娃,它拥有一条金色的马尾辫子、噘起的双唇和挑逗的眼神。「Lilli」是一出下流的德国漫画中的一个角色,淫荡非常,她被塑造成洋娃娃,但其销售对象绝非儿童。这卡物人物代表着色情,她是男士的恩物。」( http://xroads.virginia.edu/~ug02/sund/dreamgirl/chartoy.html ) 罗丝韩德勒买了三个同款的洋娃娃,然后交给Mattel的玩具设计师。他们稍将洋娃娃的性逃逗意味调低,其后于1959年在美国推出「Barbie」洋娃娃,却引起了家长和教育界的关注。「Barbie身穿黑白间条浴袍和高跟鞋,双眼经由眼线笔修饰,双耳戴上珍珠耳环……。Mattel曾征询心理学家恩斯特哈克(Ernst Dichter)的意见,将Barbie塑造成为一个具有胸脯而又爱不断追求购买新衣服的玩具,以教导少女们如何吸引和迷倒异性。不久Barbie便引起公众非议,他们认为Barbie将女性塑造成「不正经」和「衣着性感」的尤物,成为另一个贬低女性地位的例子。」(出处同上)他们的话说得十分之对。 Barbie热潮已成为历史。近年推出了一款名为「Bratz」的洋娃娃系列,自2001年起于美国热卖,单是2005年的销售数字便高达1亿2,500万。曾经有人将「Bratz Baby」系列中一个名叫「Sasha」的洋娃娃送给一名四岁女童作圣诞礼物,当女童拆开礼物时,「她发现这洋娃娃除了身穿一条绿色的卡其裙子之外(她还带了一条以婴儿奶樽为链咀的链子),亦穿了一条黑色性感透视内裤……。集制片家和文化评论家于一身的桑基尔孟(Jean Kilbourne),曾写成一本名为《Can’t Buy My Love: How Advertising Changes the Way We Think and Feel》(书名意译为︰《广告如何改变人的思维和感受》),他表示Bratz洋娃娃『比Barbie更露骨』,充满羞耻,将成年人对性欲的看法灌输给小朋友,使他们容易陷入一切与少年性行为有关的问题,令女孩子的形像降格为性感尤物,而男孩子则觉得性只不过是一件很随便的事情。(Campbell, Hartford Courant, 1/4/06)。 当彼得提及假先知时,他警句说︰「他们因有贪心,要用捏造的言语在你们身上取利。他们的刑罚,自古以来并不迟延;他们的灭亡也必速速来到。」(彼后二3)为说服家长Barbie是一件教育工具,不惜引用心理学家的说话来作支持,可想而知他的收入一定不俗。 有人认为,Bratz的外表叫人联想起以下画面︰「她们施上脂粉,总爱在街上流连,等候坐在豪华房车上的淫媒走出车厢」(资料来自2003年12月26日Sydney Morning Herald一篇名为「Meet the Bratz」的文章)。又有人认为︰「其它妈妈很乐意自己介乎9~12岁的女孩玩这些洋娃娃,而轻忽了它们背后的问题。」( http://collectdolls.about.com/od/ dollprofiles/p/bratzdolls.htm) 这些家长「轻忽」了一个难以接受的事实,就是他们的儿女成为了被人取利的对象︰这些小朋友的童真不但就此被夺去,而且他们的成年生活亦可能受到负面影响。当有些地方的儿童参军的消息(例如苏丹)公诸于世之后,便会有人关注儿童提早过成人生活所带来的问题,这表示当一个人还是儿童的时候,他们须拥有儿童的生活。有些试图为Bratz洋娃娃辩护的人会提出一些愚拙的理由,就是如此性感的洋娃娃其实代表着一种追求自主的表现,也是一种追寻享乐的想望。难道除此以外,就没有其它寻求快乐的方法吗? 有些人明白到这现象是多么危险。非牟利教育机构Media-Awareness的Cathay Wing表示︰「倘若我们四周都充斥着衣着性感的洋娃娃,我们不难理解为何社会上有些人会认为和小朋友发生性行为是没有问题的(摘自一篇刊于2005年7月17日Toronto Sun、名为「Selling Sex to...Read more
tbc extra

Pages

Subscribe to RSS - TBC Staff